質素提升支援計劃

質素提升支援計劃由教育局推行,是建基於2008/09至2010/11學年推出的質素提升津貼計劃的成功經驗,目的是為了推動自資專上教育界別提升質素。此計劃是在自資專上教育基金下設立,資助有價值的一次過非工程項目或措施,以助提升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教與學質素。聯盟獲資助的項目包括:

2019 – 2022

推廣情緒健康及抗逆能力計劃(第二階段):系統性教職員培訓發展

本計畫為期三年,旨在為自資高等教育界設計及提供首個系統性教職員培訓課程(「課程」),以便及早辨識及協助有情緒/精神需要的學生。

計畫目的:

  1.  制定課程的發展方向及範圍;
  2.  設計及發展課程內容;
  3.  為自資院校教職員提供面授課程,並優化課程內容。

2017 – 2020

∂ware banner推廣情緒健康及抗逆能力計劃

本計劃為期三年,旨在於自資高等教育界推廣情緒健康及抗逆能力教育。本計劃透過各類型活動及培訓,提升參與者對精神/情緒健康問題的認知及正面態度,締造正向校園氛圍。

計劃專案包括:

  1. 邀請名人嘉賓分享個人奮鬥故事,增強本地副學位學生的正向思維和抗逆能力;
  2. 設計網上版甄別工具,和提供教師守門人培訓,以助及早識別高危學生;
  3. 舉辦精神健康嘉年華,提高對青年情緒健康的關注,締造「情緒健康」校園文化;及
  4. 舉辦會議,加強跨院校的資訊和經驗交流,和建立計劃網站,分享計劃成果及資訊。

2016 – 2019

QESS3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與學發展

聯盟將於是次計劃研究並發展學習中國語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材及網上資源共享平台,旨在提升就讀自資專上課程中非華語學生的中國語文能力。本計劃所提供的教學資源,是聯盟在整個界別中首次為提升非華語學生的中國語文能力而設的。裨益以中國語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生,其中國語文能力進一步切合僱主的期望,從而增強他們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

2014 – 2017

建立副學位通識教育架構 ─ 促進學分互認和轉移項目

在本港的新學制下,通識課程已成為高中和專上課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聯盟於2011 – 2013年獲教育局質素提升津貼計劃資助進行「副學位通識課程模型及範本課程研究計劃」。教資會資助院校及副學位課程提供者都各自開設了不同形式的通識課程;然而在學分轉移,以至豁免修讀這層面都各有不同,尤其是由副學位轉至教資會資助院校課程最為明
當時該計劃參照香港的資歷級別通用指標,審視了多個本地和海外現行的通識教育架構。主要成果包括提升副學位通識教育的課程發展及教學素質;與教資會資助院校的相關部門就通識教育課程實施、學分承認及免修安排等作具體溝通;與及加強副學位通識教育相關人員之間的經驗分享。已出版的《通識教育指南》 ,收集了範例課程及良好工作模式,可說是項目中的一項重大成果。
建基於上述研究計劃的成功,是次計劃期望能達致以下成果:
• 進一步提升本地副學位通識教育課程的質量;
• 延續及深化本地副學位課程院校與學位界別的具體溝通;
• 進一步爭取學位界別對副學位通識教育的承認和銜接安排,以促進學分互認和轉移系統的建立。

2013 – 2016

教師專業能力理念架構及其相關專業發展課程

此計劃建基於聯盟在2012年完成的一個由質素提升津貼計劃資助,名為「教師培訓及教學人才發展計劃」的項目。該項目的成果得到業界行政及教學人員支持。透過不同渠道收集的回饋,理解業界有不同的期望,因此藉著這個延續計劃,聯盟期望能達致以下成果:
• 建立一個為自資高等教育而設的教師專業能力理念架構,當中包括多個知識和技能範疇,並在每個範疇中列出發展階梯,及為各階段的表現作出描述。
• 設計一套對應上述表現描述的專業教師發展課程範例,例如為新入職教師而設的啟導課程、系統性的專業課程、探討教學技巧的工作坊、優秀教學經驗分享、以及科本教師聯繫網絡等,以滿足不同的培訓需要。
• 建立一個學分累積系統,以促進參與本課程人士日後取得認證。
此計劃於2016年8月完成。